(案例)一家咖啡厅卖了600万的餐厅,终于面世了
最后,他决定“离家出走”,来到厦门这个他热爱的、有竞争力的城市,开一家别人没有做过的餐厅。 他给她取名“烟雨”。 中餐能否同时体现西式摆盘美学和中式烹饪技术呢? 这是傅宜生在经营咖啡馆的这几年里吸收了很多西方饮食文化的想法。
起初,他四处寻找厨师,并多次拜访吴荣。 最终,吴荣被这个1982年出生的年轻人打动了,丢下所有行李走了过来。 吴荣到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组厨房和厨师团队。 餐厅原本的预算600万,最终严重超预算,花费超过1000万。
在傅宜生的印象中,有三个关键点资金链跟不上,让他快要崩溃了。 熬过这一劫,思明区嘉禾路的第一家店终于开业了。
这场宴会是如何让当时的青年男女为之疯狂的呢? 在烹饪技术方面,广泛采用分子美食技术; 产品呈现充满惊喜,餐前饮料做成“毒”,菜肴用干冰熏制,水果必须长在树上; 环境氛围营造,支付方式,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iPad点餐的餐厅; 还有在网上疯传的避孕套湿巾……
这样干了七天,大家都累坏了。 当时每天的成交额超过10万元,付宜生决定歇业一天。
第一家店大受欢迎,烟雨很快就在厦门开设了三家店。 后来,第四家烟雨店在福州开业,非常受欢迎。 那么,第五店开在哪里最好呢? 泉州. 整个团队都告诉他,距离一小时车程的泉州最合适。 如果你在这里做得好,基本上就能在福建立足,成为当地的代表性企业。 但傅宜生却犹豫了。 他心目中的下一站很遥远,那就是上海。
他坦言,第一家店走红后,他就梦想有一天能去上海。 2016年,烟雨真正来到了上海,随后这座繁华的城市也变得热闹起来。 开业第一周排队又持续了三个小时,几乎堵住了隔壁餐厅的两扇门。
因为烟雨,傅宜生和吴蓉走出了一条属于烟雨的道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中国菜肴。 如今两人又开辟了另一条毫无经验的道路,专攻本来就不是菜的“厦门菜”——荣先森。
为什么要挑战厦门菜? 傅宜生看好厦门这座城市。 他判断,厦门将成为世界的焦点,厦门的美食也将广为传播。 他也相信土生土长的厨师吴荣能够很好地诠释这种饮食文化,深入挖掘民间小吃并将其重新包装,使其流行起来。
宁愿失败,也不愿随波逐流。 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傅宜生就注定要成为餐饮行业的“搅局者”。